技術分析教學

成交量與相關技術指標運用

什麼是成交量(Trading Volume)

技術指標一般大分為趨勢類、震盪類,但是若再進一步還可細分為成交量類的類型。

成交量類指標如字面所示,是使用成交量(成交的買賣數量)的指標,為股票、商品期貨等交易所進行交易時,金融商品特有的指標。

從成交量本身可讀取如下的重點。

【成交量的重點】

成交量增加 價格上漲(趨勢發生)
成交量進一步增加 接近天花板(最高點)
成交量減少 股價下滑(趨勢衰退)
成交量進一步減少 接近底部(最低點)

要注意的是,外匯FX與差價合約CFD的交易(不透過交易所,由業者與投資家直接進行交易的形態)與股市等透過證券交易所的方式不同。

因此,其成交量不代表市場整體,只能當作參考值。

話雖如此,成交量類的技術指標也能提供充分的資訊,所以在下一項將會說明。

另外, MT5所顯示的成交量不是買賣數量,而是tick數的更新次數,也就是買賣成立造成價格變化的次數。

成交量在MT5中顯示為「報價量」。在圖表上點擊滑鼠右鍵,選擇報價量,預設值為綠色的直方圖,會顯示在圖的下方。

圖/MT5的成交量
MT5的成交量-1
MT5的成交量-2

累積分配指標(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累積分配指標是由傳奇投資家Larry Williams所開發的技術指標之一。

Accumulation是累積,Distribution是分配的意思,表示市場上的能量狀態,英文做「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因此在MT4/MT5的導航內顯示為「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累積是指在一定的價格區間買單進入,處於能量累積的狀態。

分配是指在一定價格區間大量賣出,能量散發的狀態。

這些能量的累積值以圖形表示時就是AD。

圖/MT5的AD指標
MT5的AD指標-1
MT5的AD指標-2

在交易上使用AD時,其判斷方法如下。也就是說,出現背離時(K線與技術指標的方向相反)就是買賣的訊號。

【AD的買賣訊號】

買進訊號 市場向下時AD上升
賣出訊號 市場向上時AD下降

OBV

OBV是由因葛蘭碧法則(Granville chart theory)而被大家熟悉的Joseph E. Granville所開發。

OBV是「On Balance Volume」的縮寫,是涵蓋了成交量(volume)的指標。

這個指標重視時間上的價格變化,若收盤價比前一天高,成交量即以正值畫線,若低於前一天則以負值畫線。

OBV在成交量上升時為上漲,成交量下降時為下跌。其他情形則顯示市場狀況混亂,提醒投資者須多加注意。

換句話說,OBV在判斷趨勢與膠著時很好用。

圖/MT5的OBV指標
MT5的OBV指標-1
MT5的OBV指標-2

市場便利指標(market facilitation index)

市場便利指標是成交量類的技術指標,在MT5中為「Market Facilitation Index」。

市場便利指標是Bill Williams開發的指標。Bill Williams開發了各種的技術指標,在MT4/ MT5的指標中顯示為「Bill Williams類」(以下將該指標標示為BWMFI)。

BWMFI是由4色的直方圖構成。這些是按指標(=係數×{(高價+低價)÷2}÷成交量)以及成交量的組合用色。

【BWMFI的分析重點】

黃綠色 指標上升+成交量增加→趨勢的發生
茶色 指標下降+成交量減少→趨勢的結束
藍色 指標上升+成交量減少→speculation(投機)的動態
粉色 指標下降+成交量增加→觀望


圖/MT5的市場便利指標
MT5的市場便利指標-1
MT5的市場便利指標-2 市場便利指標是用來呈現趨勢(黃綠色)發生的指標,但是單看這個指標會經常發生假訊號。

最好能與其他的技術指標一起使用,當作輔助性指標使用。

使用成交量指標時的注意事項

雖然成交量指標是技術分析中極具價值的工具,但在實務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幾點,以避免誤判或過度信賴。

1. 成交量來源的局限性

在外匯與 CFD 等場外市場中,成交量通常僅來自個別平台,並不代表市場整體交投熱度。

建議與價格結構或大型經濟事件結合觀察,例如利率決議、通膨數據公布等,以增加解讀準確性。

2. 避免單一指標決策

成交量指標應與趨勢指標(如 MA)、動能指標(如 RSI、MACD)共同參考使用,形成完整的分析脈絡。

單靠 OBV 或 A/D 變動來判斷進出場,風險可能偏高。

3. 短期異常波動應審慎處理

成交量急增並不一定代表趨勢反轉,有時可能為市場短期事件(如新聞、突發消息)造成的噪音。

建議觀察是否伴隨價格突破支撐/壓力位與成交量持續放大,避免因「假突破」陷入錯誤操作。

4. 時間週期需一致

若使用日線圖做分析,應避免搭配 1 小時 OBV 指標,否則容易導致時間框架不一致而出現訊號衝突。

建議設定好交易策略後,保持一致的觀察周期與指標參數設定。

5. 配合市場結構與交易量環境

指數期貨、ETF 等產品的成交量受到交易時間與流動性特性影響明顯,應理解該市場的常態成交量範圍。

範例:美股開盤前後成交量暴增為常態,需避免誤判為異常行情。

成交量指標的最佳搭配技術指標

為了提升成交量分析的準確性與實用性,建議搭配其他類型的技術指標一同使用。

透過「量」與「價」的交叉驗證,不僅能過濾掉假突破、假反轉,也能增強對趨勢強度的信心。

移動平均線(MA)

移動平均線為判斷中長期趨勢的基本工具,當價格突破 MA 並伴隨成交量明顯放大時,通常為有效趨勢的起點。

反之,若無量能支持,則需謹慎對待可能的假突破。

相對強弱指數(RSI)

RSI 為衡量超買超賣的常用動能指標,當 RSI 進入極端區間(如 RSI < 30)且成交量開始增加,常暗示潛在反轉訊號。

若 RSI 與 OBV 背離,亦可作為趨勢轉弱的預警。

MACD

MACD 結合趨勢與動能概念,當出現金叉(多方訊號)並伴隨 OBV 或 A/D 同步向上時,代表市場整體資金流入,有助於確認趨勢反轉的有效性。

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s)

布林通道可用於判斷價格波動的極端情況,若價格突破上下軌且成交量同步放大,通常為趨勢延續訊號。

若突破無量,則易產生反抽或震盪。

支撐與壓力區間

成交量常在關鍵支撐壓力區集中放大,若放量突破壓力區,則更具可信度;

反之,跌破支撐若無明顯量能,則可能是假跌破。

組合範例:

成交量指標 搭配技術指標 類型 搭配優勢 適用場景範例
OBV RSI + MA 動能 + 趨勢 檢驗動能強度與趨勢方向,辨識真突破與假突破 股價拉回測支撐、放量上攻
A/D 指標 MACD + 布林通道 趨勢 + 波動 確認資金流入趨勢與波段突破有效性 盤整後放量突破壓力區
MFI RSI + 支撐壓力區 動能 + 結構 辨識超買超賣狀態與重要價格關口的交易動能變化 超賣區即將反彈,配合回測支撐的信號
OBV / A/D 均線糾結突破組合 趨勢 捕捉盤整區均線糾結後的放量突破 準備進行大行情前的能量蓄積
任意成交量指標 多指標共振策略 混合型 當動能、趨勢與量價同步時,大幅提高策略勝率 建立機械化進出場策略或程式交易模型


建議依據交易週期(短線、中線或波段)挑選合適的搭配組合。

例如短線交易者可結合 OBV + RSI + 布林通道,中長線則推薦 A/D + MA + MACD,以因應不同市場條件的策略設計。


各種指標與交易策略介紹

指標彙整

OANDA提供幾十種指標使用方法與交易策略。無論投資新手還是老手都可以在此找到適合自己的技術分析工具與策略。註冊為OANDA真實帳戶者,還可以免費使用多種OANDA獨有的客製化指標與EA交易程式。

誠邀您參加全球知名外匯經紀商OANDA的自營交易(Prop Trader)

報名OANDA自營交易(Prop Trader),並通過我們的考核,您就可以使用OANDA提供的資金進行交易,獲得高達90%的交易利潤分成。



全面升級——更多功能、更大靈活性!
優化了“固定最大虧損”,“每日虧損限制”等。查看詳情全新「Boost」計劃

500,000美元交易資金
您可以使用最高500,000美元的資金進行交易。

豐富的交易商品
您可以交易包括外匯、黃金、原油、股票指數等多種商品。